
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病,从全国发病率看,100个人中就有超过5个患有结石,20~40岁的中青年是肾结石的高发人群。
有肾结石的人,对肾结石的态度大多是:不疼就不治,不疼就当没这回事。
但是,如果任由肾结石“自由生长”不加干预,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紊乱、肾脏萎缩、肾脏受损、尿路梗阻,甚至导致肾功能障碍。
肾结石多大得动手术?常见治疗误区有哪些?怎么做能排石?马上为你解答。
多大得动手术
肾结石的大小不同时,处理方式也不同:
1、小于0.5公分
肾结石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身体反应也不同,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动手术呢?
要看肾结石的大小,小于0.5公分的肾结石,可以多喝水多排尿多运动,看看能不能把结石排出来。
2、大于0.5公分
如果结石大于0.5公分而且出现了腰痛、嗳气、恶心等不良症状的话,就需要找医生吃些药来排结石了。
3、大于1公分
如果结石大于1公分,输尿管就很容易产生梗阻,还会对肾造成很大的伤害,这种时候就得动个手术排石了,不然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太大了。
平时不喝水饮料当水喝、饮食油腻不规律、不爱运动经常久坐、不吃早餐爱吃宵夜的人最容易得肾结石。
没体检过的人,如果有以上这些坏习惯,一定要去查查自己是不是已经有肾结石了。
体检查出有肾结石的人,也要定期复查,了解肾结石大小变化。
治疗误区
误区一、肾结石不疼就没事
如果没有定期体检,是很难发现自己身体里已经有小的肾结石的,肾结石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,如果已经出现了剧烈疼痛以及血尿等症状,说明肾结石已经很严重了。
不要想着不疼就没事,趁着肾结石还不严重的时候,一定要及时调养,**要尽早处理掉。
误区二、不用动手术能排石
有的肾结石的确能考大量喝水以及运动就“排出来”,但是,这也得看肾结石的大小。
肾结石不同大小对应的不同处理方式,上文已经说到了,小于0.5公分的肾结石确实有可能“自己出来”。
遗憾的是,大多数人都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,因为疼痛发现自己有肾结石时,结石肯定很大了,所以大多数人都只能通过动手术来“排”出结石。
误区三、痛是因为石头划伤了肾
肾结石,其实也算一种“石头”,所以很多人因为肾结石感到腰疼的时候,总会以为是肾里的“小石头”划伤了自己的肾肉。
其实,肾结石的疼不是石头碰到肉引起的,是因为石头把输尿管堵住了,肾盂和输尿管没法把尿液排出,就会拼了命收缩,疼痛都是因为收缩导致的,一旦石头因为输尿管的收缩开始继续跑跑到“宽敞”的位置之后,就不疼了,这正是为什么肾结石的疼都是一阵一阵的原因。
这样做能排石
大于0.5公分的结石,其实通过吃、喝、运动是排不出来多少的,只能求助专业医生。
但是对于小于0.5公分的结石,日常多注意,平时定期检查,在结石还很小的情况下通过非医疗性方法把他处理掉还是有可能的。
日常怎么“保养”有助于“排石”,除了定期体检“监控”结石生长情况,以下3件事也得做到:
1、多喝水
多喝水才能多排尿,多排尿才有助于排出肾结石,肾结石很小很小的人,多喝水真的有用。
想要“排石”的肾结石很小的人,一定要做到每天按照平均的时间分配多次饮水,一天的饮水量要在3000毫升或者3500毫升左右。
2、多活动
除了喝水,多多活动也很有必要,不爱活动的人新城代谢缓慢,适当的运动不仅能提高免疫力,还有助于小的肾结石的排出。
跑步、爬楼梯、跳绳、跳远、跳高、跳绳等运方式就很不错。
3、饮食悠着点儿
得了肾结石,饮食上得多加留意,海鲜和动物肝脏等嘌呤高的食物也得少吃,因为这类食物会导致尿酸过多,肾结石病情可能会加重。
除了海鲜和动物内脏类食物要少吃,啤酒也得少喝,因为啤酒不仅含有对身体很不好的酒精,嘌呤也是很高的。
还有一点需要注意,早餐一定要吃,晚餐**晚上6点半之前吃,夜宵能不吃就不要吃。
此外,饮食均衡也很重要,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是不可取的,高蛋白、高糖、高脂肪食物别吃太多,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平时不能少。
更多体检知识,敬请关注中康体检网( www.viptijian.com )